「你有感冒發燒會去看醫生,但你個心『感冒』,就不會求醫,為何?」中大心理學系何欣儀(Fiona)助理教授九月初和兩位學生黃穎僖(Vincent)和林曉君(Eliz)三位「後生仔」來到中大山腳的InnoPort「傾下偈」,談他們剛成立的社企「心旅」,也為精神健康被污名化、邊緣化大吐苦水。
當然,以上這道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答案就可以了事。在訪問正式進入深層議題之前,讓我們先「熱身」認識一下這亦師亦友的三人組。
有別於一般常見大學師生組合,身兼臨床心理學家的Fiona不論在外型、抑或在談吐上,跟兩位學生完全「零代溝」。個性充滿活力的Fiona甚至比其餘兩人更「像」個學生,訪問中途不時展現其調皮搞鬼的一面,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後勁凌厲」求學路
那麼年輕便當上助理教授,以為她是尖子不斷跳級使然?非也。
「我中學幾乎科科都是補底班,中五會考讀理科,讀不掂,化學、A. Maths都肥咗。學校已經對你半放棄,不教你東西,只管叫你背精讀,連個逗號都背埋。」想不到,甫坐定,Fiona便嘻嘻哈哈自揭年少「瘡疤」,毫不介意展示她的曲折求學路。對於剛經歷公開考試折磨的你,絕對勵志——這個世界不是一「試」定生死。
儘管迂迴,後來她經由副學士終歸考上大學,覺得心理學「幾得意」,於是本科開始修讀心理學,一路攻讀至香港大學,取得臨床心理學專業及博士學位,成為睡眠障礙、低密度(low-intensity)心理治療研究的專家。
少年失意,後來卻居上——人家讀博,動輒十年八載,她卻是以超人速度完成。
「是逼出來的。」她解釋,自己讀完MPhil(研究碩士),隨即攻讀港大的PhD with a Specialization in Clinical Psychology,即以臨床心理學為專業的博士學位。本來是四年的課程,但由於她已有研究碩士學位,因此獲學分寬免再縮減一年。於是她在三年內,除了完成一般需時兩年的臨床心理學訓練及實習,最後一年還要拼命完成博士論文。
因此她對壓力管理絕對稱得上「駕輕就熟」。
不需要讀心,從照片都能感受三人的珍貴友誼。(圖:SoCUBE)
尋回自己的價值
「我的背景跟Vincent很相像。」Fiona隨即反客為主,開始「訪問」起兩位學生兼好拍檔。「他以前是壞學生,但現在竟然讀PhD。」她指向坐在旁邊斯斯文文的Vincent,讓他開腔分享自己「TVB劇情」般的經歷,透露他為何今日如此投入社區心理健康的推廣及研究。
Vincent自言同樣年少不讀書,中學初期「精力旺盛」,曾因為爬上天橋頂玩耍後出意外,向後摔落重傷,一度陷入昏迷,「那時醫生對我媽說,你兒子捱不捱得過今晚,就得看他意志力了。好似電視橋段一樣。」這件事不但讓他成為新聞人物,亦造成他於受傷後的心理創傷,需要求助於臨床心理學家。
這不是他最後一次直面接觸精神問題,升上大專後他有一次參與「全港抑鬱指數調查」的義工服務,地點是在油塘屋村,他負責邀請附近居民做問卷,「我來到一個涼亭,跟一個姐姐談話,她沒多久拿出手機,展示一張照片,是一個藥盒。她想我查一查這是甚麼藥。」
原來,藥盒是那媽媽從兒子房中的垃圾桶偷偷撿回來的,「我一查,發現是一隻抗抑鬱的藥。」Vincent說,「姐姐那時猶如晴天霹靂,因為這個疑問埋藏在她心中已經年多,最後姐姐主動尋找當值社工幫手,得到適當的支援。」發生這件事後,他發誓要在心理學這方面發展,尤其希望在社區直接與人接觸,加強心理健康的推廣,增加大眾的"resilience"(心理彈性)。
他的目標正好跟Fiona的不謀而合,加上經歷相像,難怪兩人能成為互相調侃的「朋友」。Fiona博士畢業後短暫任職於教大,2017年加入中大,而Vincent在完成碩士後也加入了中大心理系攻讀博士學位。
「Eliz(現屆中大臨床心理學碩士生)就跟我們兩個好不同,她是尖子!讀經濟、商科出身,之後做Big 4(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銀行,辭去高薪厚職走去讀Psy!」Fiona這樣介紹身邊安靜的Eliz。
Eliz的「挫敗」不在中學,而是大學畢業後。看似找到一份人人稱羨的厚職,但其實心底裏總覺得不太對勁。「畢業後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好羨慕那些有passion的人,我想做真心想做的事,畢竟人生有好長時間放在工作。」她憶起那段剛過去沒多久迷失的歲月。
雖然價值觀不吻合,她當時未有衝動立即「裸辭」,而是一邊上班,一邊做義工,並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在報讀過幾個短期心理學課程之後,她終於下定決心辭職讀心理學碩士(MA)。
不過,讀完MA,不代表可以直上臨床心理學(CP)碩士,取得CP專業資格,因為這門學科競爭激烈,港大和中大兩間大學每年總共只收38名學生。「全港都只有五百至六百個CP。」Fiona直接點出本港心理健康專業服務不足的窘境。
「入到CP的人好少,投資卻可能好高。但她(Eliz)想清楚後都決定試,證明她決心好大。」Fiona說。
「所以現在讀到CP,好感恩Fiona那時給了我好多鼓勵和支持。」Eliz以溫柔的聲線道出其感激之恩。Fiona在一旁裝出流鼻水「哆嗦」的聲響,瞬間將溫情變笑料。
三人在紐西蘭出席國際會議後到著名地標Devonport留影。(圖:受訪者提供)
Psychology in action
Fiona透露,早在兩年前,她跟Eliz已經萌生出開社企的念頭。兩人甚至在繁忙的下班下課時間,在火炭火車站月台站着聊了個多小時,雀躍地討論「香港應該要有一個怎樣的sleep centre」。
「一個專做sleep的centre,因為社區失眠問題十分普遍,但其實可以透過心理治療改善,不需要食藥。那時候我們想得十分天馬行空,最好有一間café,人們來到可以tick tick tick(問卷),然後我們推介適合的花茶。還有一些peer support groups(同行小組)。」Eliz一口氣描繪了當初的社企雛型。
「但當然,講完就無了下文。」Fiona說。然後大家各自離開月台回家。直至兩年後他們遇上一個非常"entrepreneurial"的心理學系畢業生潘凱琳(Karen),雙方互補不足下,終於化點子為行動。
「Karen上了一科Psychology in Action的學科,她是少數上完堂交完功課,然後真的把商業計劃實行出來的學生。」Fiona憶起當初「去馬」,好大原因是Karen答允處理商業的環節。
團隊最終透過中大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S-KPF)資助,於今年成立社企「心旅」,將他們的研究轉化為「易入口」、「低門檻」但具實證支持的心理健康服務及生活化活動,特別針對希望提升心理健康和受輕度一般精神障礙困擾的市民。
除了「傾Psy」,大家討論起貓咪,同樣雀躍萬分。(圖:SoCUBE)
倡引入英國準專業模式
「香港心理健康服務出現的問題,其中一樣是資源錯配!」Fiona指出,看CP 45分鐘索價約1500至2000港元,根本好少人負擔得起。此外,許多人只有輕微的焦慮或抑鬱症狀,只需要輕度的心理治療介入。
「這群受眾可以接受由中大心理系培訓的PWP(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ractitioner、「心理健康主任」)提供的低密度心理治療,每次大約30分鐘,見六至十次左右。價錢相宜得多。」。她說PWP這套系統在英國是由政府帶頭推動,行之多年,非常適合本港醫療系統採納。
心旅還會提供夜間服務 、視像或電話輔導,希望將心理健康服務普及化。Fiona說,他們亦會推出一系列實證為本的"Lifestyle Medicine"(生活型態醫學)工作坊及小組,推動「養生養心」這概念,從預防的角度提升大眾的心理彈性。
「我們有睡眠、飲食、運動、壓力管理及中醫調理等等的小組。」Vincent補充道。有一些活動更似是大家周末去鬆一鬆的興趣班,「最受歡迎的是禪繞畫和森林浴,一推出就好快滿額。」他們多番強調,文獻指出,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構成重大的影響,以上的綜合介入方式均見效用。
團隊致力將心理健康或精神問題變得更加「入屋」,另一理由是想消除精神病污名化,說服大眾心理或精神疾病或許無異於感冒,都應該向外求助,毋須羞於啟齒。心旅的出現,正值社會有指出現「精神海嘯」,確實來得十分合時。
Fiona和Vincent為了更顯專業,將於11月一起參加Lifestyle Medicine國際資格認證試。至於商業模式方面,他們說目前會集中走"B2B"方向,先跟企業合作,畢竟不少職場正是精神健康的「災場」。各人分工明確——Karen負責推廣及營運,Vincent負責小組服務設計、Eliz則是財政大臣,另外還有兩位得力好幫手Timmy(現屆中大臨床心理學碩士生)和Cherry(現屆中大心理學學生)負責推廣和行政工作,Fiona呢?除了腦汁,相信少不了「酒」水。
「強心」推介
訪問來到尾聲,我們要三位受訪者各介紹一本心理學書籍。希望在疫境下的你能夠得到一些安慰與共鳴。
《成為彼此的聆聽者》by說書人
Fiona:「這本書教人學懂聆聽。身邊經常有人會表示:『我有個朋友如何如何,我不知應該說些甚麼。』我們好多時候太想立即回應,而忽略真正聆聽。我以前教書,會買說書人推出有關聆聽技巧的小卡片派給學生。但你現在就可以讀這本書取經。」
《快樂是一種陷阱》 (The Happiness Trap) by Russ Harris
Eliz:「那時侯我在讀MA,開始報考CP,但第一次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當刻心情當然不容易接受,「這本書幫助我面對。書中採納第三浪潮提倡的ACT(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心理療法,強調首先要認清你的人生目標,如果遇上困難,要思考可以做些甚麼,而又跟目標一致的,明白哪些事不到自己控制,學懂如何去接納。」
《Mind Fixers》By Anne Harrington
Vincent:「作者是一個研究精神健康的歷史學家,這本書指出人們的心理健康與不同的環境因素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提升和改善心理健康時,我們應同時考慮這些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就例如lifestyle。這本書讓我反思了現時心理健康服務需要改善的地方,以及在社區推廣lifestyle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學人關鍵字】ACT 療法
(圖:Unsplash)
訪問期間,三人不時提及心理學常見療法,包括BT、CBT及屬「第三浪潮」的ACT(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Eliz直言以ACT為中心思想的書籍《快樂是一種陷阱》是她面對低潮時的有效慰藉。
甚麼是ACT?根據Psychology Today,ACT是指面對心理困擾時,與其「控制」你傷痛的感受,更好的是透過理解情緒反應背後的原因,學會「接受」這些深刻的情緒。繼而練習關注當下的「正念」行為,並將焦點放在符合個人價值的行動。「即在限制下活出自己的人生。」Vincent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