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ic Zine 2025年7月號】「無聲看護」守望長者健康:從美國微軟回流到智齡創業 中大校友柯宇聰的科創轉身之路

根據政府2021年人口普查統計資料顯示,本港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已達1,451,514人,占全港總人口比例突破20%其中獨居長者人數達188,569急症室收費明年將加至400元,讓許多基層長者在有需要及時就診時卻步當一個在美國微軟工作的科技人決定放下高薪厚職,回到香港為長者創業,這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憑著初衷「願共老,願不變老」,有一位中大人用創新點亮了長者照護的新未來,他就是柯宇聰先生(Jason Or)——SmartAge智齡生活的創辦人。 

Jason的創業旅程,正是從「Far away from customer」到「貼近長者需要」的深刻轉變。他擁有EMBA背景,本可在科技巨頭中繼續攀登事業高峰,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透過創新創業結合醫科生、計算機科學生、殘疾人士的跨學科共融團隊,致力於用科技守護每一位長者的健康,令家人安心,他與團隊研發出感應裝置,能分析長者日常生活習慣及早識別潛在疾病風險今期CubicZine為你帶來一個關於家庭責任、社會使命與個人價值追尋的動人故事。 

從科技追逐者到社會創新者的蛻變 

現在人智能的發展一日千里,今天的AI可能下星期過時。面對世界變化,認為業務的核心價值至為重要。澳門出生的Jason跟著母親來港遠卦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算機科學與電子工程學,畢業後曾在科技公司微軟打拼十年。一個技術人,漸漸走到樽頸位,直到父母接連健康衰退加上伯娘患有失智症,觸動他回港發展。 

從中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課程 (EMBA) 認識《易經》及「左右圈」商業理論我在Microsoft美國總部R&D部門產品組,總far away from customer,只會叫工程師負責寫編程,以前的我不斷追求最焦點的、最熱門的科技,盲目跟風的感覺,其實挺辛苦的 Jason最印象深刻的,是中大前EMBA課程主任、中大市場學系榮休教授陳志輝教授所說,從個人技能和市場需要的交匯點,產品的定位。這位曾經追逐最新科技的工程師,開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為最需要關懷的群體,打造一個以人為本的科技平台。  

圖片說明:參與沙田樂齡科技節及在InnoEx參展,Jason 總是把握黃金機會向記者Pitching,讓他爭取到在NOW新聞接受訪問的機會

「《易經》提到簡易、變易及不易,在變異當中,你怎樣去找到一個簡易?其實宇宙間萬事萬物無論如何變化,都有一定律存在。講到創業,你要怎麼堅持,就是找出自己生意的core value。我慢慢發現,家庭關懷是我最關心的議題。」由於爸爸患上不明貧血病,Jason上班時常分心,透過家居攝影機監視家中情況,亦要提醒工人幫爸爸喝水。「爸爸養大我們一家五口,我是輩分最小,自小與爸爸分開,好感謝神給我們有最後3年的美好時間相聚,他離世後,我家人安裝了平安鐘¹給媽媽,她不喜歡被鏡頭監視一舉一動,有次她誤按鐘,我見到她九秒九跑出來,是很危險的。」 

2019年醫管局一次研討會Jason深刻體會預防性護理的重要性,他發現會上的研究未落地,當中是有商機的這促使他思考:能否通過科技手段,在長者出現嚴重健康問題之前就及早發現和介入? 「我有一個mission的感覺,我覺得沒有人去做,我是有能力去做,為什麼我不去試?」這種使命感的覺醒,標誌著他從一個單純的科技從業者,轉變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業家。 

智齡生活的創新理念:重預防、早治療  

SmartAge智齡生活是一間社創加科創的公司,其核心理念是「重預防,早治療」,這與傳統的被動式醫療模式形成鮮明對比大眾很著重病患的Emergency,但我們打正旗號就是做Preventive Care(預防護理)現在老年的人越來越多,社會上其實醫療的負擔很重,而我們怎樣可以長者居家安老,減少入院呢Jason認識到,現有的平安鐘系統對於預防性護理來說還遠遠不夠。因此,他與從事護士的妻子葉文盈 (Joanne)開發了一套以實證為基礎的遙距護理系統(Telenursing)。 

圖片說明:他們在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市民(智慧樂齡)獎勇奪銀獎。

現時香港的地區康健中心(Digital Health Center採用多專業協作模式²護士在提供基層醫療服務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負責跟進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協助轉介及個案管理但Joanne留意到服務盲點。「首先長者要自己去登記,而且檢查的頻密程度不會很高。而我們的產品跟他們最大的分別就是照顧到獨居失智症、抑鬱症等長者的需要。這個遠程護士的平台配合家居感應器,系統是24小時,實時看著長者活動的生活習慣變化,遙距去守護你的家人。其實是希望每一個長者,都可以得到私家護士服務般的照顧。 

照顧者沒有醫療知識,不知道如何關心及幫助長者SmartAge的系統藉「三合一」的概念,達致預防護理,包括感應器提供早期發現、醫療知識及護士專業諮詢:用家在室內的活動數據,再利用AI分用家的起家的居作息有否異常;(二)為照顧者提供基本醫療知識、發出緊急入院通知(三護人員提供病理資料 

護士上門護理服務一小時可能已經要千多元,一般市民很難負擔,在糾結要不要看醫生過程中,往往錯過了重要的醫療時間。Jason強調科技做到節省成本效益,用家很快、很便宜地取得醫療的診斷。 

圖片說明:SmartAge技術優勢在於其非侵入性的監測方式。為了平衡私隱,系統避免使用攝影機,僅通過毫米波技術收集用餐、睡眠、如廁等基本數據,並允許用戶選擇是否提供更多資料,如生命體徵或醫療紀錄,以進行更精確的健康風險分析。

多元化人才的完美融合 

圖片說明:團隊成員多才多藝,又主動學習,中大醫科生林穎鋒更說他副修商科及學習德文!趁著訪問機會,他們不約而同說老闆總是做「Deadline Fighter」,趕著填資料四出申請資金、參加比賽及開發系統,不過十分明白,一切忙碌奔波都是為了創造機會。

在創業過程中Jason曾因媽媽離世經歷低潮,乎不能上班Joanne說:「他當時是很傷心的,但透過這個不好的經驗,明白到公司要重整我們更專注於調整系統,以切合長者的需要,並平衡其他緊急系統無法做到的部分。這樣,即使長者無法按下平安鐘,或是在沙發上暈倒,系統也能偵測到他們的危險狀況。  

好多謝大家,在我要救命的時候,就有不同的人救我。SmartAge匯聚了一群獨特而多元的人才:醫護專業的Joanne為團隊帶來了專業的護理知識,她甚至在預產期前著大肚子,仍然積極參與公在房協及創客中國比賽的匯演活動。產後連陪月都說,從未見過坐月子的人經常出街,Joanne女性堅毅與丈夫創意形成完美互補。

團隊中有位不一樣的中大醫科生林穎Felix),他為團隊注入了創新的醫學視角負責擔任領域專家(Health Domain Expert),提供醫療知識訓練AI思維「我覺得做醫生不在醫院幫人,很多時候醫院工作很有限,只講怎樣醫療人,但SmartAge是講樂齡科技,怎樣去預防,有很多科技AI的東西,我好有興趣這些在醫院接觸不到。Felix最印象深刻的挑戰是,要跟讀數學讀工程同事溝通他們需要一些很公式化的東西,但實際上不能單看數字就斷定一個病症。「另外最難忘的就是這間公司請了很多不同的殘疾人士,包括罕見病、輪椅人士、SEN朋友,我發覺原來跟他們作是挺開心的事,可以了解更多社會裏面有很多這些人士,真的不可以少看他們,他們都好有能力,我們合作得很好。」  

圖片說明:由於Isaac是輪椅使用者,他每次外出都需要仔細規劃路線,這段經歷讓Jason更能體會長者在出行時面對的困難,從而促使他與女青展開合作計劃,並取得積極進展。Isaac更在數碼港互動招聘博覽2025的論壇台上分享多元共融的職場環境。

成立僅僅兩年SmartAge今年榮獲黑暗中對話(香港)基金會頒發的2025 INCLUSIVE Employer Award傷健人士陳卓麟(Isaac)憑藉其觀察入微的特質,不僅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性格也從內向變得開朗,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以前很怕打電話給公司以外的人,他們很鼓勵我去試一些不同的東西,做HR接觸多點人,又寫社交媒體,現在我更有信心講說話。」 

修讀計算機科學的內地碩士譚碧瑤(Sanway工程結合的理念帶到團隊,幫助公司將服務推廣至中國市場代「講普通話很普通」的Jason到中國參展及演說Jason會提供很多想法,鼓勵同學評估是否可行,這種開放管理思維,展現卓越的用人智慧,他深信:「《孫子兵法》有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無用的人,只是一些人不懂得用人」。 

產學合作的宏願 

在中大創博館InnoPort進駐期間,Jason 得到不同資金消息、參展機會、傳媒採訪的機會「膽粗粗」報名PI Program,再打入香港數碼港,又靠著一班年輕伙伴通宵達旦投入,取得社創基金,令公司火速成長。他亦曾被質疑一個科技人是不懂搞社創,但他認為:「有時候時所以你暫時無那個位置如果你不堅持機來臨時,會錯過了。」 

國際高科技環境憑著一鼓勇氣,來中大發現夢想,走在香港的長者照護領域Jason慶幸中大是創業家的搖籃:「SmartAge是很幸福的,無論是技術上或知識上,這裡有好多不同資源,創業孵化中心幫忙教授們好open同你傾,特別感謝那打素護理學院的陳裕麗教授電子工程學系任洪亮教授。」 

Jason 強調,未來除了與長者屋苑合作,免費安裝SmartAge裝置,更會攜手學術界,透過嚴謹的系統效益評估,發表具研究基礎的實證報告,讓公眾對系統的安全與效能有更大信心。這種產學合作不僅提升了技術的專業性,也推動了創新落地,讓科技真正回應社會所需。 

然而,Jason 的創業故事帶來的啟示遠不止於技術突破。他以同理心出發,洞察長者與弱勢群體的真實困難,將關懷與創意結合,讓創新成為一種溫暖的力量,照亮每個需要被看見的角落。真正有價值的創新,是能夠回應人心、改善生活,並為社會帶來希望與尊嚴。 

圖片說明:在夫妻攜手創業的旅程中,背景各異的他們或許會遇到摩擦與挑戰,但正是彼此的理解與支持,讓他們在風雨中共同成長,展現出人性中最溫暖、最堅韌的一面。

編輯: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

註解

¹傳統平安鐘系統需連接電源及固定電話線路使用,部分配備藍牙功能。當長者遭遇突發狀況時,只需一鍵觸發裝置,即可即時獲得緊急援助服務相較於意外發生後才採取應急措施,通過智慧監測實現事前預警與預防顯然是更為理想的安全保障方案調查顯示,港長者平安鐘普及情況有待改善。在抽樣調查的4,224戶長者家庭中,安裝平安鐘的比例僅為21.3%125戶),相當於每五戶中僅有一戶使用該服務。進一步分析表明,經濟考量是主要制約因素,多數長者因擔憂初期購置成本及後續持續性月費支出而選擇不安裝 

²團隊由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及社工等組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