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由社區規劃師、建築師、政府及社區成員共同參與,增進各方了解社區的需求及挑戰,挖掘社區街坊的多元見解,共創社區建設。日本社區設計界先驅山崎亮指出,社區設計並非新概念,早在20世紀 60 年代,歐美的都市計劃專家就已經提出。他進一步將其細分為社區設計1.0(為社區設計的公共建築)、2.0(與社區一起建設公共建築)與3.0(與社區一起建設生活方式)。他推崇的社區設計 3.0「不侷限於設計公共建築,而是以讓大眾聚在一起、展開對話為目標,並一同構思他們想要如何一起生活。」
近年來,本港大力推廣創業,中大創業生態的氛圍愈發濃厚。2019年7月,創業基地InnoPort建成,裝潢設計日益豐富完備,影響力不斷提升,是中大師生、校友共創的成果。不同機構、社企在InnoPort已舉辦超過2600場活動,包括學生初創公司的產品介紹會、各類創業比賽、跨學科合作的論壇及研討會等。
適逢InnoPort即將於2025年迎來五歲生日,我們在2024年最後一期Cubic Zine中,邀請香港建築中心主席、InnoPort設計師、中大建築學院畢業的校友梅詩華(Sarah)回到母校中大。創業10年,走過高山低谷,Sarah將首次談及InnoPort的設計理念,也分享社區設計的經歷與心得。
「One Bite at a Time」
2014年,Sarah成立設計公司One Bite Design Studio。市面上設計公司會派出設計師直接開始設計,不過在Onebite,大家更著重持份者可以參與的過程,所以往往由跨專業成員一起出動,大家一起設計自己的地方空間。Sarah認為,設計不能一步登天,沒辦法一次就讓人滿意,所以「one bite at a time」(一次一啖)就夠了,之後可以慢慢累積經驗,爭取更多預算,實現更大的社會影響(social impact)。這也是公司名稱的由來。
「每個項目都是一bite,呢一bite會讓大家一起品嚐設計,『試一啖』就會有得著,到第二個項目就變『大啖』啲,再之後再『大啖』啲。到了第五六個項目的時候,除了影響到一個client(客戶)之外,都影響到industry(業界)的其他clients一起思考。」
Sarah由與丈夫二人創業,到現在管理30多位同事,她坦言並不容易:「與人溝通,其實是要學習怎樣去聆聽大家背後最終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團隊人才濟濟,來自不同背景:建築專業、社區參與、策展管理等等。帶領團隊接手一個又一個項目,Sarah形容自己在不斷調整心態,協調團隊的願景。從中她也磨練了自己許多soft skills(軟技能),讓靈感充實自己,成為工作motivation(動力)。
「我好似社區的酵母」
社區設計師的工作是什麼?遊走在政府相關公共機構、非牟利組織、社區團體領導人、周邊發展商、小型企業、設計師、研究團隊之間,Sarah 由心出發,收集各人的願望,學習透過不同的語言,以溝通促成不同持份者的互相理解。
圖:與創業家一樣,社區設計師的質素比資歷更重要,對持份者沒有歧視和觀念上的偏見。他們具好奇心和同理心去理解所有事實和經歷、抱持開放和樂觀的態度、積極想像未來的願景。他們勇於實驗,不斷嘗試,接受失敗並從中學習;熱衷於與夥伴合作,實踐綜合思維;承諾走進並深入社區,明白社區營造的智慧,而不是只待在辦公室裏。
Sarah 形容自己是社區設計中的酵母:「酵母幫助發酵,完成了之後就只有好香的麵包,但酵母已經不見了。我們參與不同項目,落不同社區,永遠都只限於一段時間。我們希望可以在過程connect(連結)到大家,雖然酵母會消失,但是空間會繼續可以承載未來,繼續向前走。我們很願意同有心單位一起合作,盡力建立連結,焗好每個麵包。」
Sarah自己喜歡與不同年齡、背景的街坊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大家說的好似一樣,但其實都不同的。究竟大家覺得什麼叫好玩,什麼叫timeless(永恆),設計師就可以同大家一起create common ground(建立共同基礎)。設計師能幫忙translate(轉化)他們的想法,再進一步empower(賦能)這個計劃。」
設計是一門平衡天馬行空與實際情況的藝術與挑戰。Sarah講述社區設計項目中的許多挫敗,她積極與不同單位溝通,落力推動項目。
「有人說『不行,因為什麼什麼』。有人就說『好需要,因為什麼什麼。』大家的why(為什麼)一定會有些common ground(共同基礎),但是中間會有不同程度的compromise(妥協)。進行社區參與時,要堅持項目的transparency(透明度),我不會承諾說『你們說什麼我們就能做到』,大家都知道需要溝通。比如有的事情在建築上做不到,我就會說:『我們都好想這樣,但可能材料上真的不行。』」
從中大到社區
Sarah從中大畢業走進社區,團隊的足跡遍佈全港社區,項目包括屯門兆禧遊玩空間天台項目、華富大廳等。團隊經研究發現,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公共屋邨其實有二十幾萬呎天台可以改造利用。「香港就這麼大,有時候就只有窗外這一格天空,設計師可以設計出令大家愉悅的環境,讓大家願意往窗外望,就已足夠了。」
每次說起屯門兆禧苑遊玩空間天台項目,Sarah也難忍在鏡頭前,流露出內心的激動。有一次,她偶然得知,大學同學的家人之前就是住在那個屋苑。同學又驚喜又感動:「沒想過,從自己家的窗口看出來,原來會是這麼漂亮的!」
這次的設計,更加堅定她做社會項目的決心。「每一個項目的小小感動,都推動我們繼續思考:香港有多少空間可以做這樣的設計?我們會想像慢慢累積『一啖一啖』,可以advocate(倡導),為什麼我們不能做更多呢?」
一個建築師的誕生
為何從事設計?Sarah 談起自己在中學選修liberal studies (通識教育科)時做了與建築相關的研究,激發了她對建築學的興趣。
「我覺得建築好有趣,建築是可以接觸到我們每一日生活,同時也涉及城市發展,串連歷史與文化,過去、今日與將來。因為一個建築,它真會留在這裡很多年,可能幾十,甚至到一百多年的時間。我們如何可以讓不同年代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建築帶來的樂趣,或者帶來的生活體驗。建築幫助我們理解身邊的環境,大到一個城市的發展、小到每個人的生活質素。」
於是,喜愛畫圖、數理的她考入中大建築學院,畢業之後又到英國倫敦大學Bartlett建築學院進修。
剛開始修讀建築學,Sarah就被其工作量震懾。「建築其實係考驗你需唔需要瞓覺!開學兩三個禮拜,已經要做功課做到好夜。」但她非常喜歡建築學的學習模式,享受與同學之間的交流。「無一個學科係唔需要考試,每日只需要畫公仔、切模型、講嘢、睇書。」讀書之餘,Sarah也心繫社會,一放假就去做義工,奠定了她在未來工作中保持貼地的風格,追求拉近人與建築設計的關係。
緣於InnoPort
Sarah首次接到來自母校中大項目,先設計了伍宜孫書院的創意實驗室(clab),又改造了Cafe330(原坐落於YIA1樓)的佈局。InnoPort是她在中大的第三「bite」。
讀書年代時,Sarah常常經過InnoPort的前身博文苑(Inter-University Hall)。博文苑曾為崇基學院的教職員宿舍,由本港設計師范文照匠心打造,其中建築的毛石外牆是中大早期建築的獨特風格(崇基學院禮拜堂、牟路思怡圖書館等建築也保留此元素)。建築的精緻與有趣給Sarah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nnoPort保留博文苑的原有建築,修改的則是室內的佈局與設計。Sarah提到:「其中一個想法就是打返開佢。如果令一個學生願意來,或者大家願意來做嘢,首先空曠感要有。有多點位置讓陽光進來,這是那時候我其中一個好深刻的想法。」
設計完工後,Sarah也以主講嘉賓的身份參與了許多在InnoPort舉辦的活動。再次見到自己的作品,Sarah驚喜地發現樓梯的牆上多了許多塗鴉。2019年,中大學生走進InnoPort,在共融共創的氛圍中,參與內牆塗鴉的設計。「我最鍾意InnoPort的設計,反而不是我自己的,而是樓梯的塗鴉 (由WePaint 菁然社企創作) 。這個空間有種生氣,令每個人都可以投入其中。空間不應該是一成不變,每一年學生都有自己的方法改變。希望在InnoPort做到,也希望大家都會感受到。」
InnoPort五歲生日在即,Sarah向自己的「BB」深情寄語:「希望大家能繼續營造這樣一個free space,讓大家可以創業,或嘗試一些理念。我覺得大學是一個適合大家experiment的地方,just try it。我相信中大的同學、老師、校友都能一起繼續做好這件事。」她鼓勵在InnoPort試驗想法的同學勇於面對挫折,不斷嘗試,激勵自己前進。
麵包的製作工序中,發酵只是其中一環。控制適宜的溫度、濕度、時間,把控酵母、麵粉與水的份量,一塊蓬鬆、風味獨特的麵包才有機會誕生。
初創的幼芽在中大接連萌發。InnoPort通過提供場地與資助,令中大初創生態愈來愈成熟。InnoPort超越實體的建築與設計,已經成為中大「創新」、「社創」、「創業」等概念的標誌。奠定這一切的「初創」設計師Sarah樂見InnoPort的成長,也希望後來者再創突破。「我期待從師弟師妹身上學到東西。」
圖:西貢海藝術節2023榮獲「2024新加坡好設計標誌獎項(體驗設計)」Singapore Good Design Mark 及「2024金點設計獎標章 (整合設計類別)」金點設計獎 Golden Pin Design Award。為期三年、以《再島嶼》為題,藝術節結合西貢海的歷史、文化、古蹟、自然景觀和藝術品。今年是計劃最後一年,Sarah呼籲大家快來參加!
社創的種子在香港落地生根。社區設計及建設引起愈來愈多市民關注。居住空間有限固然是問題所在。社區作為大家「延伸」的家,通過合理設計與利用,既促進了市民的參與,也增加了社區的活力。遠至西貢海藝術節,近到各屋苑,Sarah將繼續在社會創新之路上探索前行。
編輯: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黃翔堃(中大全球研究學生、知識轉移大使)
「我們的客廳」——
華富大廳與城市記憶的對話
「對街坊來說,搬遷既是一種期待,亦是一種挑戰。他們的擔憂很真實——未來的新家是否如現在一般熟悉、舒適?我的家,未來會變成點?」這是每位華富街坊心中的疑問。如何讓人們的情感與記憶在轉變中延續,成為Sarah Mui設計華富大廳時的核心命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