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noPort News

活動回顧 | 首屆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資交易大會 (29-30 May 2025)

圖一:港中大參會代表大合照留念 – 首屆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資交易大會 (Photo:ORKTS)

在5月30日,首屆「科技賦能:灣區共融」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資交易大會於珠海舉行。香港中文大學應邀參加此次重要活動,與市領導,包括黃振球先生和蘇虎先生,以及高新區的主要負責人、市直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高校代表、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科研機構、投資機構和企業代表進行交流,探索兩地進一步合作的機會。

會議期間,珠海高新區管委會對珠西科學城的發展規劃進行了全面介紹。該計劃將以珠海高新區為核心區,優先啟動建設,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應用場景試驗區。該策略重點集中在五個方面:加強與港澳的合作、利用高校資源、促進成果轉化、發展應用場景及培育創新生態。計劃包括建立五大創新中心:RISC-V生態應用創新中心、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具身智能創新中心、智譜華章「Z計劃」創新中心和生命健康應用場景創新中心。

大會展示了來自港珠澳三地高校的100多項科研成果,並展出了近200件前沿產品,為珠西科學城的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空間載體和政策支持,旨在促進高校和企業之間的聯合實驗室集群驅動以及港澳科研需求的跨境響應,推動港珠澳高校的科技成果與灣區產業鏈的深度對接,為「實驗室IDEA」到「產業IP」的轉化鋪平道路。

此外,本次大會設立了以人工智慧、資訊技術和生命科學為主題的專場路演比賽,來自港珠澳的16所頂尖高校帶來了超過130項科技成果,涵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產業化成果。香港中文大學的代表在人工智能賽道上獲得了一等獎和三等獎的殊榮。

圖二:部委、省廳及市、區領導會前觀展, 徐仲鍈處長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細心介紹香港中文大學項目, 推動高校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化”。(Photo: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圖三:徐仲鍈處長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代表香港中文大學參與高校領導開幕儀式。(Photo: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圖四:徐仲鍈處長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於高校推介會中, 向一眾參會代表講解港中大創新及未來發展藍圖。(Photo: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圖五:蔡俊傑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系)擔任生物科學路演比賽評審。

圖六:張昊智博士 (項目代表:: 鎂縵生科再生增強系統)參與生物科學主題路演比賽 (Photo: 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圖七:李言馨 (項目代表:生物相容膠水披覆納米金剛石長效消毒劑 – 抗病原體和傳染病控制的成效)參與生物科學主題路演比賽(Photo: 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圖八:丁文鏑博士 (項目代表:面向超低空应用的具身智能无人系统和大语言模型辅助之数字孪生技术 )參與人工智慧主題路演比賽 (Photo: 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圖九:閆俊彥博士 (項目代表:Curve Robotics: 柔性機器人微創手術解決方案)參與人工智慧主題路演比賽(Photo: 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圖十:史向前博士 (項目代表:基於意圖感知及腦機技術的上/下肢柔性穿戴式康復機器人及臨床示範)參與人工智慧主題路演比賽 (Photo: ORKTS)

圖十一:劉達銘教授 (項目代表:RoBosun 外墙建筑智能机器人全栈解决方案)參與人工智慧主題路演比賽 (Photo: ORKTS)

圖十二:香港中文大學的代表在人工智慧賽道上獲得了一等獎和三等獎的殊榮 (Photo: 珠海市高新區主辦方)

Details: https://www.orkts.cuhk.edu.hk/en/news-events/announcements/event-highlight-%E6%B4%BB%E5%8B%95%E5%9B%9E%E9%A1%A7-%E9%A6%96%E5%B1%86%E6%B8%AF%E7%8F%A0%E6%BE%B3%E9%AB%98%E6%A0%A1%E7%A7%91%E6%8A%80%E6%88%90%E6%9E%9C%E6%8A%95%E8%B3%87%E4%BA%A4%E6%98%93%E5%A4%A7%E6%9C%83-29-30-may-2025

More

友好轉發 | 誠邀參加「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暨樂齡科技分享會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舉辦,是香港其中一項最具認受性的資訊科技獎項。自2006年開始,獎項表揚及推廣本地優秀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發明與應用,並藉此推動整個業界持續創新與追求卓越。近年,面對本港社會高齡化,政府、社會服務界、學界、創科界、商界等,都積極推動樂齡科技在本地安老及復康服務業的應用,更促成不少相關服務及計劃的開展,有助推動銀髮經濟的發展。隨著更多本地研發的樂齡科技產品出現,「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不同獎項類別中都有不少相關項目獲獎。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作為「智慧市民獎」的籌辦機構,一直致力促進社會服務界善用科技,讓科技成為改善民生和推動社會福祉的重要力量。同時,本會自2017起籌辦「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提供協作平台,促進樂齡科技普及應用。為協助社福機構、創科公司、科研團隊、及有興趣人士認識及親身體驗本地研發並獲獎的樂齡科技,數字政策辦公室將主辦及本會協辦「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暨樂齡科技分享會。 是次分享會將由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先生,JP致歡迎辭、本會行政總裁陳文宜女士致開幕辭及「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標準保證小組委員會召集人黃仲翹博士, BBS, MH作分享,並邀請過往得獎者分享寶貴經驗及展示其獲獎項目。 詳情: 日期: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2時正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樓禮堂 對象:有興趣了解「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及樂齡科技之創科公司、科研團隊、社福機構及個人 語言:粵語 有興趣參加者請於7月2日(星期三)中午12時或之前填妥網上報名表: https://event.hkcss.org.hk/indi.../join_event_decide.aspx... 了解更多「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及不同獎項類別資料,請瀏覽網址 https://www.hkictawards.hk/tc/。關於更多「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 智慧市民獎」資料,請瀏覽網址 https://ictawards.hkcss.org.hk/ 。如對報名及參加辦法有疑問,請致電 2922-9223 與何女士聯絡。
Continue reading

最後召集|把握機會參加「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市民獎」

推動改變從來不易,但如果你正用科技回應社會需要,又想讓大眾和持份者更認知你的創新和成果,請勿錯過「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市民獎」! 得獎項目可在多個推廣活動中進行宣傳,並獲得參加區域及國際性獎項和比賽的支持,還可在本地大型資訊及通訊科技活動中展示項目,拓展商機,提升影響力。 無論你正尋求擴大項目影響力、連結更多潛在合作夥伴與資源,或希望透過專業評審的建議完善方案,這個獎項都能為項目發展提供強大支援。把握最後機會,請於2025年7月14日中午12時前提交申請! 截止報名日期:2025年7月14日中午12時正獎項詳情及網上報名:https://ictawards.hkcss.org.hk/  @Hong Kong ICT Awards : Smart People Award Final Call |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2025 Hong Kong ICT Awards: Smart People Award” Driving change is never easy, but if you’re using technology to address social needs and want to enhance public and stakeholder recognition of your innovation…
Continue reading

E&M I&T Day 2025

【#研討會 #展覽】🌱 CUHK亮相E&M I&T Day 2025:推動綠色與智慧能源新未來! 我們很高興宣布,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助理教授 #陳玥教授,將代表中大參與機電創科日E&M I&T Day 2025! 日期: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地點:香港科學園12W會展中心3樓大禮堂時間:09:30 – 17:30(09:00開始登記)中大重點講座:15:05 – 15:20主題:雙碳目標下能源系統需求側可信協同優化講者:陳玥教授詳情:https://inno.emsd.gov.hk/tc/others/highlight/index_id_90.html 本屆活動由機電工程署及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合辦,以「綠色生產力:智綠賦能新機電,驅動高效新發展」為主題,內容包括專家講座、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得獎項目分享及綠色科技與生產力創新展覽。 不要錯過陳教授分享,深入探討如何透過可信賴的用戶端協調與優化,推動低碳能源系統發展,邁向更綠色、更智慧的香港! 誠邀大家參與,與業界領袖交流,探索綠色創新,一同支持中大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Seminar #Exhibiton】🌱 CUHK at E&M I&T Day 2025: Advancing Green and Smart Energy Solutions! We are excited to announce that Prof. Chen Yue, Vice-Chancellor Assistant Professor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will be…
Continue reading
All 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