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座密集的城市,樓宇林立、人流湧動,但在這片有限的土地上,人們仍努力為城市注入更多溫暖與人情味。在牛頭角邨和蘇屋邨的重建過程中,設計者與居民攜手,透過「文化廊」的舊物陳列與「蘇屋八寶」的互動展覽,將人們的生活故事編織進公共空間中。如今,這樣的理念延續到即將重建的華富邨。中大校友建築師Sarah Mui憑藉對社區情感的敏銳感知,帶來「華富大廳」的概念,讓政府瞭解民意,讓居民聚腳發聲。

1963年,華富邨開始興建,廖本懷博士的設計初心便是營造一個健康、自給自足的社區。這裡承載著幾代人的生活:老人們清晨在涼風中步行,孩子們在連接樓宇的空中走廊追逐,望海而居的街坊們,從圖書館借書到菜市場買菜,生活如詩般平淡而溫暖。數十年後,華富邨逐步進入重建階段,居民們既期待更好的居住環境,也擔憂是否會失去那些屬於華富的獨特感。「對街坊來說,搬遷既是一種期待,亦是一種挑戰。他們的擔憂很真實——未來的新家是否如現在一般熟悉、舒適?我的家,未來會變成點?」這是每位華富街坊心中的疑問。如何讓人們的情感與記憶在轉變中延續,成為Sarah Mui設計華富大廳時的核心命題。

圖:華富大廳內所展示華富邨歷史點滴(ORKTS攝)

「想製造一個空間,令到大家可以交流暢想華富的未來」

夕陽劃過轉角,將華富大廳包裹在融融的冬日暖陽裡。這是一個集資訊、悠閒、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共空間,也是一個讓人們可以停下腳步、找到片刻安寧的棲息之所。在這裡,居民可以參與由NGO組織的工作坊,獲取最新的重建資訊,甚至在藝術畫布上描繪對華富的憧憬。

圖:Sarah 為大家介紹華富大廳設計理念(ORKTS攝)

「華富大廳的定位是讓街坊放心進來的地方。」Sarah在介紹設計時說到。所謂「大廳」,就是希望街坊能自由地進出,擁有家的感覺。大廳入口採用華富邨標誌性的通花磚裝飾,搭配開放式的空間設計,既傳遞出親切溫暖的感覺,也呼應了華富的集體記憶。華富大廳對面的mirror wall映襯著色彩斑斕的自然藝術畫,將華富邨的標誌性景物如瀑布、貓店長、大樹與公共空間融為一體。

圖:由少時在華富邨長大的少數族裔藝術家Rida同街坊攜手打造的藝術畫(ORKTS攝)Sarah和她的團隊通過一幅幅畫、一塊塊展板、一個個模型,回顧華富邨的悠久歷史,更幫助居民理解重建的過程。大廳內部區域的展示板提供詳盡的四步重建資訊,居民不僅可以瞭解計畫進度,還可以直觀地看到新屋邨的未來樣貌。

Sarah特別提到:「我們希望這裡是過渡期的橋樑,居民可以在這裡瞭解最新的資訊,也可以為未來社區貢獻想法。」展廳內設置的沙盤模型讓重建計劃變得具象,而互動設計如磁石康樂棋,則以趣味方式拉近居民與未來社區的距離,讓每個人都覺得「我屬於這裡。」

「從華富到更多社區的靈感」

Sarah認為,華富大廳的核心使命不僅是資訊展示,更是啟發與交流的載體。「我們希望這種設計形式都可以在香港其他屋邨中被採用。」她指出,每個社區的重建,應該是居民共同參與的過程。這樣的理念,同樣讓我們想起中大校園中的創博館(InnoPort)。在創博館迎來五周年之際,這座由Sarah本人參與設計的創新空間,承載著無數中大人的故事,也期待著更多的相聚。它的設計體現了一種對未來的開放姿態——從創業論壇到校友沙龍,創博館不僅僅是一個空間,更是一種「博文約禮」精神的延續。正如華富大廳所展示的那樣,一片空間,因為情感與人的參與,才真正成為一段記憶的棲身之地,成為願景的起點。

編輯: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丘月荔(中大英語文學研究學生、知識轉移大使)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