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ic Zine 2022年9月號】共創真實感動—建築與鄉村連線 鍾宏亮的落地建築實驗

Share on

「這塊土地有種真實感,令我有動力去做研究、做實驗。 」於頂級學府劍橋大學畢業後,鍾宏亮教授在當地以建築師身份執業。唯獨香港這片土地,吸引他帶領學生和義工走入鄉村,接觸一土一木,探索何謂真空間、真生活。

鍾宏亮(Thomas)是中大建築學院的副教授,自小熱衷畫畫及砌模型,喜歡留意四圍環境,探索空間感的意義 。他大談英國劍橋建築學學派中强調的現象學與空間性,用硬件締造出超越物質的境界,昇華的存在與感覺,「我見到大家使用完成的設計,是開心的。構想及製造一個環境出來,給不同的人使用,這才是我想做的事!」

自中三離港留學,在英倫走了一圈,他的根始終在香港,希望認識自己的地方。2006年毅然加入中大建築系,「我發現搞建築這個領域的人,看世界的眼光是不同的。對於自身和環境的關係,是有相對性與互動性的理解,不只是以自己為中心主體。」 Thomas 相信,透過鑽研建築可以看見世界的不同尺度及領略各種文化,由一個人去到一班人,而且除了對人之外,最重要是著重對環境的影響。

從沙頭角坐船到荔枝窩,再走約30分鐘平路,森林覆蓋整條梅子林村,筆者與同事從城市走入山谷,如同來一趟「森呼吸」,明白Thomas所指的「真係豁然開朗,好似桃花源記!」 (圖片提供:梅子林復育計劃 Project Plum Grove Facebook專頁)

建築不只是裝修

綠蔭環繞的梅子林村,是一條位於新界東北、有近360年歷史的客家村 ,面積不大,有構築物範圍只有大概半公頃左右,村中主要有兩排由不同年代的客家特色排屋組成,面向正東,背靠吊燈籠山,前有梯田後有風水林,南有水井和河溪,可謂一個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如此良地,卻逃不過時代轉變,因村民流失而變成廢墟。

Thomas 藉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透過開創一種多重合作模式,結合文物保護、建築物修復、社區參與、志願者參與和學生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進行鄉郊保育與建築教學的實驗研究項目。

「我們不是來裝修就走,項目叫試驗性修復,主要是找出問題和修復的可行性,下一階段就是更進一步的實施和完善它。」運用想像和實驗,團隊在就地取材、升級再造和再利用材料的基礎上不斷研究,以新技術進行修復,例如選取輕巧竹和木,修復已破爛及倒塌到只剩幾面牆的村屋,重整古村的質樸環境。

重建廢村由零開始,Thomas 、中大建築系學生與村長村民,以共創(Co-create)概念思考和討論梅子林的未來,向著建立「宜遊之村」的目標出發。無論教與學,不只是紙上談兵寫paper,學生亦可以落地實踐,清泥頭、搬鐵通、新建夯土牆,發掘建築學空間和物料的設計體現。

享譽世界的已故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言:「生活就是建築,建築源於生活。」 在Thomas眼中,建築是以人為本,在新舊文化交替下,如何配合人的需要,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大前提下,令廢棄的梅子林「復活」。

開心大合照!梅子林項目主要團隊成員:(由左至右)藍朗峰 Ivan,何子偉 Jimmy,鍾宏亮 Thomas,陳智仁 Amos,李敏婷 Miriam (圖片提供:ORKTS)
近期熱門港產電影《緣路山旮旯》在梅子林取景,講述男主角翻山涉水跟女孩子拍拖,鍾教授笑言:「我們每星期都會入去揮鋤頭、運泥土、搬木材!」圖中為梅子林項目部分團隊成員:(由左至右)劉妍熹 Lucia 、陳智仁 Amos、鍾宏亮 Thomas、馮曉東 Fung Hiu Tung、藍朗峰 Ivan。(圖片提供:ORKTS)

荒村的人文風景

這兩三年來,遇過風雨艷陽,遇過工程困難,究竟是甚麼驅使 Thomas 團隊不放棄?是愛?還是責任?「這塊土地有種真實感,令我有動力去做研究、實驗。利用建築,可以連接到一個真實的地方,而這個地方是我的地方、我們的地方、我們的城市,大家都是找這個東西,一個connection,一份歸屬感。」

建築,是建立關係:與地方建立關係,人與人之間亦可建立關係。Thomas坦言最深刻的是與村長村民的關係。年屆花甲、古稀,亦無阻村長村民復村決心,除了落手落腳打草、施肥、清理牛糞,還分享自家故事、設宴招待大家。

村民及義工積極參與復修工作。(圖片提供:受訪者)

梅子林項目更吸引一班義工加入,他們透過中大建築學院、各個書院、博群全人發展中心(I·CARE)及社交平台「梅子林復育計劃Project Plum Grove」公開招募,這現時已有超過120人參與的一個小社群,更孕育出一群核心義工,經常集思廣益自發搞活動,推動梅子林復育的可持續性。Thomas 形容「活動像自己生出來,有一種生命力。」

意想不到的是,梅子林雖無車路可到,卻能連結不同地方的村民 ,推動更多新計劃出現。「傾偈時發現,他們對整個中大團隊的印象是『 做得野、做到好野』,有位嫁去谷埔五肚的梅子林女村民,都叫我們幫手復修她丈夫的屋。 」 Thomas 去年獲環境保護署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批准撥款,開展另一個鄉村活化項目 。

集思廣益,打造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建築設計。(圖片提供:中大建築學院;攝影師:(左圖)梅子林村長曾玉安、(右圖)陳嘉健)

以夯土、竹和木,重現客家建築和文化特色。(圖片提供:中大建築學院;攝影師:陳嘉健)

互相連繫,成就鄉郊保育大方向

身兼多職,Thomas在梅子林項目是 facilitator (促進者),designer (設計者)也是organizer (組織者)。Thomas 認為鄉郊保育是值得做的,項目讓村民、同學、義工、香港鄉土發展多方受惠,要維持這個 legacy,單憑一人之力不足有為。

「在香港而言,鄉郊保育是一個新議題,各個學科都可以做研究、帶同學入去同村民互動,了解環境,製造社會 impact。鄉郊保育這個版塊是需要不同人,不同專業,自己各會找到自己的focus;所以要各自有各自的貢獻,湊合一起才做到鄉郊保育。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當你去到鄉郊,你會發現不是只有建築地景、文化歷史或環境生態,這一切都可以互相連繫。 」

Thomas希望大學能夠設立一個具認可性的組織,專門研究鄉郊保育,配合資源支持,如提供先行計劃的種子資金、管理項目的行政支援、增設學科及綜合資料平台 ,集結志同道合的教授專業,以 cross-disciplinary(跨學科)的方式合作。

需要甚麼學系的參與?例如人文學科,可以探討鄉郊歷史和文學 ;人類學系,可以考古文化起源和周邊村落的關係;地理系,可以研究自然資源;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可以涉獵環境變化(土壤和水、動植物)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旅遊及商業學,可以思考有利各方的運作模式,引起公眾關注等。

「經驗是不會浪費的」

說起港人生活空間,Thomas 滔滔不絕:「香港本身是高密集、城市化的地方,感覺好極端。大部分人在城市裡生活,希望大家走出市區,多接觸前人留下的事物,從自然環境得到平衡的生活方式。」(圖片提供:ORKTS)

十年後、二十年後,村民何去何從,梅子林主權誰屬,一切都是未知之數,何曾擔心發展變質? 「經驗是不會浪費的!」Thomas 認為整個鄉郊保育的過程是多層面,「不只我們落手落腳做,而是不同人都可以參與。希望可以凝聚團隊,繼續累積經驗,繼續做。 」

Thomas 自言喜歡鑽研知識,雙向互動才能有新的火花,「做教授其實都是想學多點,並不是我單向地灌輸固有知識給人,而是彼此分享經驗、營造新的演繹。除了科技,其實前人留下很多處世的道理和哲學,我盡量充實自己,永遠是keep learning。」

生活營營役役,有時難免失去了生活的熱情。Thomas和團隊身體力行走入鄉村,以建築實驗活化社區,為荒村注入活力,得到一份無可取代的「真實感動」,活現生活意義。隨著政府大力推動新界東北發展,相信只要各方願意,不分身份、不分地位、不分地區的朋友,都可以出一分力,關注傳承歷史文化,為香港留住鄉村文脈。

學人呼籲

「雖然入村好山長水遠,但有義工會覺得慢慢坐船,再行段路,令他們可以在城市生活中喘息。」中大建築系學生Ivan透露,義工與村民打成一片的原因,「大家好喜歡與村民的關係,他們部分去過外國城市生活,回流後每星期仍持續回來。十多年來,一步步做清理工作,形成現在的模樣。」 想為香港保育出一分力?想親身接觸復修工程?想認識熱情的村民?歡迎報名成為義工,一探梅子林的山林之美。

社交平台:「梅子林復育計劃Project Plum Grove」

社創項目 | 協作保育:透過參與式重建復育梅子林村

(圖片提供:中大建築學院;攝影師:陳嘉健)

項目推出年份:2022年
資助計劃: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
項目成員:中大建築學院副教授鍾宏亮及團隊、中大建築系學生、義工
協作:中大博群計劃、香港建造學院
目的:以開拓及活化偏遠鄉郊地區為宗旨,透過實驗性建築來保育及探索鄉郊生活。我們鼓勵村民、學生、大眾一起參與設計,以可持續的方式保育梅子林村。

FacebookWhatsAppLinkedInEmail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