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患者的AI留聲機

Share on

Voice Link計劃的背後有著一位肯給機會的導師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

主修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的Ceci同學曾經是Edwin的實驗室助理,有幸在Edwin的指導下研究小腦萎縮症患者的發病幾率。海外交流歸來,她有了更深的思考:如何將我們所學、研究的學術知識,轉化為對罕見病患者實實在在的幫助?

與導師交流了自己的想法,Edwin邀請她加入Voice Link計劃。她更邀請了自己在不同院校、不同學系的朋友加入。Edwin形容組建團隊靠的是一餐飯的功夫。非常樂意與學生交流的他常常請學生吃飯,這次一拍即合,也發生在Edwin的早餐聚會上。

通過罕動力及香港小腦萎縮症協會的宣傳,他們招募到願意參與計劃的患者,走進了他們的家。每次家訪中,團隊會錄製患者平時最常說的語句。家訪結束後,團隊成員試驗通過AI技術學習患者的語言特徵(如語調、表達習慣),從而達到由聲音到文字的轉換(Voice-to-Text Conversion)。當患者的病情逐漸惡化,語言能力不斷退化後,仍然可以在平板電腦上選擇想表達的句子,精確播放出自己曾經的聲音。團隊也正通過AI技術努力實現由文字到聲音的轉換(Text-to-Voice Conversion),試圖從晚期患者含糊不清的隻言片語中,推斷出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

為保障病人私隱,圖片加上遮蓋效果。

患者及家屬的友善和熱情令團隊成員十分感動。有茶水招待,更有患者的殷切期盼:希望Voice Link的服務能早日問世。或許他們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但他們也希望這樣實用又有意義的服務能留住更多罕見病患者的聲音,幫助他們「開口」說話。

團隊成員也體會到現時社會為罕見病患者而設的配套設施及制度的不完善,共情患者及家屬的恐懼與無助。Ceci直言:「其實患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病,他們的子女是不是哪個也遺傳了這種病症。所以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是我話,我也會非常恐懼,非常難受。」

團隊士氣有增無減,人才濟濟。目前共有7位活躍成員,各司其職,竭盡所能。主修計量金融的Kelvin同學通過計劃鍛鍊了組織策劃能力,也運用自己的人脈壯大團隊:「我覺得Voice Link計劃是對我大學知識的豐富和提升。我能把學到的東西轉化成技能,更讓我實實在在地幫助別人。如果大家都能夠體會到這種感覺,我們的團隊會繼續壯大,獲得更多發展。」但團隊也正面臨核心成員畢業在即、資金需求大、技術仍須提升等問題。Edwin給團隊成員打了劑強心針。目前團隊所作所為已經「make some noise」。他將繼續申請資助計劃,更把這部「AI留聲機」帶到內地參加比賽、pitching,在華文地區探索更多機會。

除了Edwin,中大還有很多有心人致力於研究語言技術(參閱2022年3月號:語音識別學者變廣東話兼溝通達人 李丹最強「踩過界」),為不同年齡、處境下受語言障礙困擾的患者留聲、發聲。如果你都有心, 不妨聯絡我們或Edwin團隊,讓中大的「AI留聲機」薪火相傳,餘音繞梁……

文:黃翔堃

FacebookWhatsAppLinkedInEmail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