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僅推動婦權,我還做好多推廣精神健康的工作。我在新生會做了幾十年義工。那時都還未有所謂社企的說法,但我已經投身其中。」個子嬌小、蓄Bob頭短髮的張妙清(Fanny)教授甫坐下,就向我們「抗議」,說好多人訪問她,都只着墨她早年組織婦女發展的社區工作。她笑言,準備好跟我們慢慢「詳談」她的「課外活動」。
美國回流 發起War on Rape
Fanny是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研究), 70年代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心理學博士,「當年一畢業就回來,不想在那裡當二等公民。」外國回流、擁有漂亮學歷,還是香港當時難得一見的臨床心理學家,無論是學界抑或醫療界,都希望羅致旗下。最後,她選擇加入聯合醫院精神科。兩年的診症經驗,除了接觸病人,同時讓她發現背後潛藏的種種社會問題。
其中最讓Fanny看不過眼的是,當時的婦女遭受性侵,卻求助無門。「(被強姦婦女)完全沒有支援,她們甚至被社會污名化及怪責,又不敢告訴家人。假如報警,第一時間到場的不是警察,而是新聞記者。他們翌日就會將受害人相片及地址放上頭條,完全沒有規範,那是1976年。」她補充指,那時婦女因姦成孕,甚至不能合法墮胎!
眼見婦權極度落後,Fanny在工餘時間,毅然跟外國婦女組織合作,發起名為「War on Rape」的倡議運動。但改甚麼中文名好呢?礙於「強姦」在當時仍是讓人不敢啟齒的事,考慮到華人的觀感,她們於是起名為「保護婦女運動」。
張教授1970年代回港之後,初期邊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工作,邊投入促進婦權運動。(圖:Unsplash)
助警設指引 成立求助熱線
她跟一眾外籍婦女到處做教育及游說工作,包括協助制訂為受害人驗傷、醫療和心理支援、蒐證程序,及修改法例等。「當時警察都很支持我們的工作,經常邀請我們做公眾教育。他們都樂於接受我們的建議,例如收到報案時要如何處理強姦案。」她指出,當時女警人數不多,「不是每個警員都能體諒(受害人)和有認知,因此我們制訂相關指引,幫他們做培訓。」
當然,單是善後並不足夠,「最重要有一個婦女中心。」Fanny提起那信息難以流通的年代。「那時沒有一個政府部門照顧婦女的需要,主流認為婦女問題應由家庭解決,因此她們遇上法律、家庭、醫療問題,第一步都不知可以去哪求助。」
Fanny於是聯合多個組織力量,利用社區已有的資源,發動改變。一班有心人於1981年成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並得到葉錫恩市政局議員借出地方,設立全港第一條婦女求助熱線,一班專業義工輪流提供法律、健康、輔導的電話服務及轉介。
中心除了支援弱勢婦女需要,亦讓一班生活富裕的義工帶來滿足感。「當時有義工開玩笑指,來中心做義工都empower了自己,讓她學會了坐地鐵過海。」組織發展漸漸成熟,1985年更在長沙灣有了第一個會址,現在全港已增至五個會址。
張教授有份推動創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協會近年新設「社區照顧者咖啡室」,以創新手法提升對照顧者身心健康的關注。(圖: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提供)
Farm to Table 助復康者過新生
透過臨床工作窺見社會問題,讓她總是「不安於份」,「我會思考背後問題,然後通過不同渠道找資源,解決問題,不會因循守舊。」她如此形容自己,「那時我經常上電視,因為肯講這個敏感議題且是專業女性的很少。」
Fanny做了兩年心理臨床工作之後,被「挖角」轉到中大從事教學。期間公職邀請紛至沓來, 1996至1999年更獲委任首屆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向中大告假三年。此外,她早期已加入新生精神康復會,在推廣身心靈健康及復康者支援工作方面,做了數十年義工,期間當了九年主席,主力推動新生會轉型。
原來早在「社企」這字眼流行之前,新生會已經是先行者。「只不過當時沒有這種說法。」她說,70年代,新生會在青山醫院旁邊租地建農場,許多義工為康復者提供農務的工作訓練,協助他們重投社會。
「以前還有養豬、鴿,現在沒有了,變成有機農場。」1994年新生會還在屯門建生邨開設菜檔,其後發展餐飲、零售、生態旅遊等多元社企項目。中大都有一間新生會旗下的Café 330,食物及環境都不錯, 同時推廣身心靈健康概念。「多得一班專業的團隊。」
新生會成立於1959年,張教授見證其規模日益壯大。旗下發展出多元化社企,包括位於屯門的農場,和港九新界設有多間分店的餐廳Café 330。上排為早期農場和菜檔相片。(圖:新生會提供)
張教授為新生會當了數十年義工,現時仍然不時代表機構出席公開活動。(圖:張教授提供)
將社創思維帶回中大
有了如此豐富的社創經驗,對Fanny在中大推動創業文化,尤其說服同事,增加不少助力。雖然她謙稱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
她表示,大學在五、六年前已經提出,要培養全民創業思維(Entrepreneurial Mindset),不單止商科或工程系學生,而是所有學生都要學。她召集八個學院同事商討,惟有部分同事直言談創業感覺「市儈」。「我於是問該同事有沒有聽過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anny如是將「社創思維」的概念帶進校園,希望率先啟發老師,繼而鼓勵跨學科的學生一起做。剛成立的SoCUBE社創平台應運而生,「平台將資訊集合、資源聚焦,透過前人的經驗分享,培養師生這種創業意識,有意識才有行動。」
她直言,好多學者「不食人間煙火似的」,只顧閉門做研究,「但我自己做好多『課外活動』,這也啟發到我做研究。」不過她強調,不是每個教授都需要這樣做,「總有人需要埋首做基礎研究,建立理論。」
多年的校外社創經驗,成為張教授如今在中大校內推動社創思維的重要養份。(圖:ORKTS)
InnoPort落成 整合創新生態
鼓勵學者投入社創也有實際推動力,事關影響教員仕途的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RAE),將會效法英國,加入「研究影響力」(Research Impact)的新指標,佔總體15%評分。因此老師亦需要提供實證,證明其研究的社會影響力(Societal Impact)。不過Fanny坦言,這來自大學資助委員會的新要求來得太急,老師還需要時間適應。
SoCUBE只是中大社創生態圈其中一環,2017年校方設立全港首個創業創新副修課程(EPIN),接受所有學科學生報讀;2020年創新大樓InnoPort落成,加上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HKSEC)、博群計劃(I·CARE)等,Fanny希望可以透過新地標,凝聚中大的創新創業力量,「增加各部門的synergy,不要各有各做。」
文:Kary Wong@ORKTS
英譯:Cathy Wong@ORKTS